2021/09/14
2021年9月20日起,ANA集团在日本国内航线引入可重复使用的制冷剂,用于冷藏机内餐食和饮料。
一直以来,ANA集团使用干冰冷藏提供给旅客的食物和饮料,以管理食品质量。干冰的制冷能力较强,而且具有一次性、易于使用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因升华而产生CO₂的排放、成本较高等问题。另外,由于干冰具有-78.5℃的超低温,处理时需格外注意。通过改用可重复利用的制冷剂,每年减少1700吨(2019年度实际数值)干冰的使用量,从而可减少1700吨因干冰升华而产生的CO₂※排放量。
另外,通过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制冷剂,每年可减少30吨干冰使用后产生的包装材料、垫料等材料,预计每年可节省约2亿日元的成本(约80%)。而且,改用制冷剂,工作人员和客舱乘务员不再需要接触干冰,从而可以放心地集中精力工作。
尽管改用制冷剂既环保又降低了成本,但更重要的是保证为旅客提供的机内餐食和饮品的质量。为此,我们从大约1年半前便开始选择材料,并在地面和飞机上进行反复验证,以完全确认该材料“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餐食冷却”。此次引进的制冷剂,采用了对人体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也确保了机内餐食和饮品可低温冷藏。
我们对负责人中谷先生(CX推进室商品企划部)就制冷剂的引进经过和验证过程进行了访谈。
我负责机内服务的规划,参与机内服务的所有事项,例如决定服务的内容和程序、选择机内餐食和饮品菜单以及在机内使用的物品等。
为促进机内资源回收利用,第一步是调查塑料材料和一次性物品。其中所有的航班都配备了干冰,数量庞大,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一直依赖于干冰的制冷能力,所以很难着手研究,但是我们注意到了制冷剂的技术进步,便以此为契机开始了调查和研究。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制冷剂是一种不浪费有限资源、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它不仅可以减少ANA集团的CO₂排放量,与干冰相比还可以大幅度削减成本。包括其他效果在内,制冷剂在各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决定开始引进该项目。
第一个难关是找到不亚于干冰冷却能力的制冷剂,以保证质量让旅客满意。首先,我们将10多辆装满干冰和制冷剂的手推车放在一个阳光充足的会议室里,从早到晚定时开关车门,观察温度的变化,我们发现干冰和制冷剂的性质不同。干冰在前期阶段制冷能力较强,制冷剂则能够长时间保持温度稳定。对于不需要冷冻的饮料和机内餐食,无需使用能够超低温冷却的干冰,制冷剂释放的低温便足以保证质量。它不像冷冻冰激凌,所以我想“这也许是可行的”。鉴于这个特性,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制冷剂的特点和制冷能力,了解它的制冷持续时间、在不同环境下制冷能力强弱、以及制冷剂的合适容量等问题,并以此为目的进行了各种验证。
当客舱乘务员提供饮料服务时,手推车里的饮品会被放在手推车上方,而且手推车门开启的时间也会因航班而不同,验证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况。究竟验证到什么程度才能证明可以保证食品质量呢,我们在羽田和冲绳的航班之间多次往返,不断摸索。经过我们多次反复验证,数据逐渐完备,假说也更具说服力了,但在这之前,漫长的验证过程是一段很辛苦的时期。
如果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削减CO₂排放量、脱塑化等举措使机内的产品质量能等同于或优于以往情况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们便会拿出更大勇气做出更加环保的选择。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旅客的价值观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社会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推广环保措施是件好事,但如果企业因推广环保措施而失去其企业实力,就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我们希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既环保又经济、且长期可行的举措。
ANA集团今后也将努力提供更加环保的商品和服务。